如何区分“复阳 ”与二次感染?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 ,核酸和抗原检测均阴性后,再次检测又呈阳性,且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而“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感染 ,通常有症状,有传染性 。
复阳:通常是治疗不彻底导致的,即患者体内仍有病毒残留或病毒未被完全清除。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结果相同 ,那么复阳的可能性较大。二次感染:是指患者在治愈后再次发生感染,通常是由于接触了新的病毒株导致的。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结果不同,则可以认为是二次感染 。
复阳和二次感染的主要区别在于:复阳是治疗未完全清除病毒 ,而二次感染是完全康复后再次感染。复阳通常无传染性,而二次感染则具有传染性。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者和高接触风险工作者 ,需特别注意预防二次感染 。居家治疗期间,保持个人卫生、合理用药、监测症状变化是关键。
复阳是治疗不彻底所导致,二次感染是在治愈之后 ,然后又再一次的感染。如果感染的病毒和第1次的病毒一样,可能复阳的机会比较大 。可如果感染的病毒完全不同,这很有可能就属于二次感染。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复阳是治疗不彻底导致,而二次感染是治愈以后又发生了感染。如果感染的病毒株基因序列跟第一次测序的结果是一样的 ,那复阳的可能性大;如果两次感染的病毒测序不同,就可以认为属于二次感染 。复阳的人每天应对所处环境进行消毒,出门佩戴好口罩 ,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复阳是不是更危险?最新nature文章告诉你
复阳不一定更危险。最新Nature文章提供了关于复阳现象及其风险的重要见解 。复阳的普遍性与风险 复阳比例:来自多个国家的最新数据表明,新冠患者复阳的比例在5%-15%之间。这一比例显示了复阳现象在新冠感染者中的相对普遍性。
新冠阳康后大家都担心再次感染,毕竟个人每天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类人群 ,感染风险很大。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产生特异性抗体 ,并且两三周时间达到一个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 ,感染风险会更大。
每日新闻1213:钟南山团队证实新冠出院后,即便复阳也不传染!
1、复阳不具传染性的证据:钟南山团队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研究,发现复阳患者的病毒载量通常很低,且病毒核酸多为片段或死病毒,这意味着它们不具备活性 ,因此不会引发新的感染。此外,团队还对患者进行了密切的跟踪观察,未发现复阳患者导致他人感染的情况 。
2 、钟南山院士指出 ,所谓的复阳,检测到的是核酸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存在假阳性的情况。核酸只是病毒体内的遗传物质 ,检测到了也可能是死病毒或者病毒释放出来的遗传物质而已。这意味着,即使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也不一定代表患者体内有活性的病毒存在 。
3、近日 ,出现不少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后核酸检测复阳的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回应称,目前不能下绝对的定论。他指出 ,一般来说,病毒的感染规律都一样,只要身体里出现了IgG抗体,且增高了很多 ,病人不会再感染。
4 、这是因为这些复阳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已经被杀死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会进行传染的 。虽然这些病毒已经死亡了,但是残留在身体当中的话 ,还是会产生一定危害的。这是因为那些复阳的患者他们体内的病毒已经得到了更好的治愈,所以没有传染性,但是会对他自身造成很多的副作用。
5、疫情控制信心 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钟南山院士表示 ,基于团队在传统模型上加入国家强力干预和春节后回程高峰消除两个影响因素的预测,我们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复工与恢复 4月底基本可恢复工作:这是指国内的情况,国外情况还有待观察。
6、对于目前国内的流行株而言 ,感染后再感染的风险主要与自身免疫力和间隔时间相关。所谓的短期内“复阳”,其实就是核酸并没有彻底转阴,还在临界值处波动 ,并不是再次感染。